——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体会
中共茅箭区委书记 赵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中指出,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这既是对“为官不为”问题官员的当头棒喝,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善意警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狠抓反腐败斗争,“八项规定”执行越来越严,“四风”整治越来越深入、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正成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常态”。于是,有的干部便慨叹“为官不易”,继而衍生出了有些干部的“为官不为”,在工作中不愿干事、不敢干事。党的干部身为人民公仆,在其位谋其政是基本要求,而“为官不为”则是失职渎职,其危害甚至不亚于腐败。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经常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更应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决杜绝和防止“为官不为”的消极行为,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勇于在担当上带头,永葆为民之心不变,爱民之情不淡,利民之举不断。
一、加强党性修养,治理“懒政不想为”
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部分党员干部“懒官懒政”、不作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耽误的是一方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的期待。其中症结既有体制机制不科学等客观原因,也有能力、本领不适应等主观因素,但根子还是在思想上,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等方面还有不足。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突出党史和党的宗旨教育,突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好“总开关”问题。积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回归“公仆”定位,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的好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党员干部在每一次党内政治生活中都能够红红脸、出出汗。认真开展党纪法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崇尚担当精神,治理“怕事不敢为”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捂事、怕事、拖事就是不作为,是心中没有责任、肩头不敢担当的表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总书记对县市区委书记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准则。“四有”标准中有责是基石,否则有党、有民就成为空谈,有戒也将流于形式。面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从严治党全面进入新常态,各级领导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但别无选择。心中有责,肩上才能有担当。肩上能不能负重,有多大的担当,决定了能干多大的事。各级各单位一把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主动谋事、超前做事。立足茅箭实际,我们在实施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的道路上“拦路虎”、“硬骨头”很多。在攻克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弊端、城市管理“三违”顽疾、泗河水质不达标“老大难”、棚户区改造新课题、城郊农村“灯下黑”等事关全局的要事难事中,在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奋力实现结构调整、城市转型、优化环境三个方面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引领新常态“领头雁”的各项工作中,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发扬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拼命三郎”精神,勇敢扛起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使命。
三、扎牢制度笼子,治理“平庸不能为”
治理“为官不为”更需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不为问责”、“不为让贤”的问责机制,使工作不力者退出岗位,让那些勤于做事的干部到重要的岗位发光发热,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局面,才能使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建立健全“为官要为”的引导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常补理想信念之钙,深入开展“三问”,即: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敢担当、真抓实做重实效、令行禁止讲规矩;要建立学习先进典型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党员干部以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为镜,牢记“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古训,调整从政心态,调优工作状态,增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扎实干事,狠抓落实。
要建立健全“为官要为”的选拔机制。坚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选贤任能,建立和完善在“三重”工作(重要任务、重点项目、重大事件)和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机制,鲜明树立“干好干坏不一样,真干假干两个样”的方向标,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引导激励干部争先进位、实干创业。
要建立健全“为官要为”的倒逼机制。结合茅箭实际,就是要大力推行乡镇(街办)党员干部“三亮四做五必到”工作法(即:驻村居干部在所驻村居公开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每周二、周五到所驻村居帮助做好决策参谋、代办服务、解决问题、调处矛盾四件事;在召开村居党员大会、开展重大活动、发生重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遭遇重大灾害或事故、年终走访看望困难群众时“五个必到”),深入开展机关干部到社区认领岗位“五个一”服务等活动,通过主动服务、“零距离”服务,拉近干部与群众距离,广泛架设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拓宽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严肃纪律保障,治理“为私不去为”
持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让转作风反“四风”成为整治“为官不为”的有力抓手。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重点围绕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干部“走读”、人情风,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庸、懒、散”问题,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决惩处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为官不为”的干部,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为官不为”问题。就茅箭而言,在纪律保障上坚持以《纪检监察机关实施再监督再检查暂行办法》为抓手,健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告诫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监督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保障制度执行,教育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累错重责暂行办法》,对党员干部一年内受到三次及以上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或书面检查等组织处理的,加重问责,给予纪律处分,破除“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作风顽疾,确保党员干部朝气蓬勃、神清气爽的良好状态。
- 上一篇:朱 芳:紧跟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
- 下一篇:胡玖明:讲政治 勇担当 树正气
最新文章
- 1中华传统美德壹百句
图书内容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国家......
- 2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图书内容《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 3竹溪县林业局原党委书记、局
近日,竹溪县纪委将该县林业局原党委书记、局......
- 4茅箭区:杜绝党纪政纪处分“打
“这是我区对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职......
- 5丹江口纪检监察系统“三严三
6月5日下午,丹江口市在市委六楼会议室举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