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余:谨记“五字”拒腐防变

时间:2016年07月2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十堰市副市长、公安局长  孙学余

近日,我们观看了由省纪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毁于小节的悔恨人生》,片中5个反面典型都是因为小节失守、大节不保走上不归路。作为领导干部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谨记“公”、“节”、“廉”、“慎”、“常”五字,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牢记“公”。即公权,公权公用,有权不能任性。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现实中,领导干部一旦拥有了权力,就很容易成为被拉拢腐蚀和“围猎”的对象,一旦把持不住,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警示片中的5个反面典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手中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我们每名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吸取教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权力姓公”、“有权”不能“任性”,行使权力前要经常想一想是否合乎党纪国法、制度规定,是否合乎公平、公正、公开要求。少数领导干部从“自由身”到“阶下囚”往往是把持不住诱惑,动了用公权谋取个人私利的念头。就是这一念之差、一步之错,导致悔恨终身。正如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说的,内心私欲一旦打开,就像黄河决了口,一但有了开始,就很难再停下来。

守住“节”。即小节,守住小节、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节不慎,大节难保”。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名领导干部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片中程某等人的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身陷囹圄,都是从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玩的玩了、不该去的去了这些“小事”开始,在“温水煮青蛙”中放松了要求、丢掉了原则,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牢狱。我们每名领导干部都要保持清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节上培养为官之德、在小事上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确保自己不出事、干成事。

恪守“廉”。即廉洁,廉洁从政,清廉为官。南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卷二《尽已篇》有云:“莅官之要,曰廉曰勤。”说的是廉洁勤政是为官从政第一位的要求,不勤政无以成事,不廉洁容易坏事。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在这个问题上,要想清楚、弄明白,算好“七笔账”:算好政治账,理解组织的良苦用心,莫要自毁前程;算好经济账,防止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去自掘坟墓,“两袖清风”变“家徒四壁”;算好名誉账,防止身败名裂、名誉扫地;算好家庭账,谨防一“点”降低“家”变“冢”;算好自由账,避免“自请入瓮”式的悲剧结局;算好健康账,做到“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算好友情账,莫要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宁可清贫自在,不可浊富多忧”,在金钱和物质的诱惑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份清醒和一份宁静。

谨记“慎”。即慎初、慎独、慎微、慎友。慎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是起点,是量变的开端,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对于干事业来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为官,“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几乎都是由于不慎初,思想放松了警惕,走在贪腐的河边不小心湿了鞋,然后便洗了脚,最终欣欣然跳了水,结果“早知今日始,悔不慎当初”。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严守廉洁自律防线,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慎独。习近平总书记在《追求“慎独”的高境界》一文中指出,党员干部要“慎独”,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警示教育片中那些反面典型落马恰恰是他们做了“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的“两面人”。所以说,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内在的“定力”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存正祛邪,用“慎独”之心构筑防腐拒变的“免疫墙”。慎微。“祸患积于忽微,小恶终成大疾”,“针尖大的窟窿能过斗大的风”,这些名言俚语提醒我们,以善小而为之能成大善,以恶小而为之终成大恶。片中刘某等人违法犯罪都是因为一个个小恩小惠、一次次“不拘小节”酿成大错。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工夫,“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务必“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慎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交挚友,交直友,交诤友。现在有些人交友有一种倾向,就是交所谓“有用”的朋友。领导干部手中或大或小都有一定权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千方百计与你“交朋友”,腐蚀拉拢你。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所动,不为所用,否则,早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重在“常”。即经常,常自重、自省、自警。要常修“自重、自省、自警”三门功课,莫让警钟失灵。自重。要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是党的领导干部,不能做任何有损党的形象的事情。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自身”,著名思想家陶行知“每月三问”清扫自己的思想灰尘,只有自省,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要经常想一想“自己参加工作为了什么、当了领导干部做些什么、一生身后留下什么”。自警。要时刻警醒,不要掉进没有回头路的“陷阱”,时常告诫自己“莫贪心”,远离法纪“高压线”。经常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耐得住清苦,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防止贪腐“细菌”进入身体。


(作者:佚名 编辑:纪委管理员)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www.kaitedg.com,十堰纪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共产党bet365中文官网 版权所有
电话咨询:0719-12388 邮箱:admin@hbsyjw.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