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事业中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全面从严,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应有之义、应取之道、应尽之责,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之于国家和人民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值此全党、全国热烈庆祝十九大正式召开的重要时刻,作为这个群体的一份子,更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此时、此地、此身”,深刻反省个人站位对不对、手脚净不净、思想纯不纯,彻底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党的一份子,必须明白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必须知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党的本质属性,具体到每一名党员,就体现在其党性修养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本正才能源清,根深才能叶繁,党员党性修养事关全党的风貌、风气、风骨,每一名党员都应将党性修养时刻抓在手上、记在心里、落在实处,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提高党性修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须要不断的积累、诚心的投入、辛勤的付出,达到内融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高党性修养,就要坚持用“三心”托底,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打牢底子,才能吃透里子、做好样子。
其一,常怀爱党之心。96年来,中国共产党承受了其他政党不可能承受的艰难困苦,战胜了其他政党不可能战胜的风险挑战,实现了其他政党不可能实现的宏图大业,领导中国人民看清了方向、站稳了脚跟、担起了风险、把住了大局,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使中国一直且继续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谓开辟出发展新境界、实现了历史新飞跃。能被这样一个政党接纳、教育和培养,理应感到自豪、理应为之呐喊、理应保持忠诚。常怀一颗爱党之心,要求我们对党唯一、彻底、无条件、不掺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地忠诚,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果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就不能正确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我们党也就难以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难以带领人民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难以带领人民成功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路。我们应紧紧跟随党的脚步,在其带领下,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之中,此等价值追求之崇高,古今未之有也。
其二,常怀为民之心。政之所兴在顺民,政之所废在逆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习近平同志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是对“为什么人的问题”的郑重回答,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愈加多元、日益广泛。而“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常怀一颗为民之心,无论在什么时刻、任什么职位、做什么工作,都把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妥善处理解决群众反映最强、呼声最高的问题,毅然决然地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最终一切工作成效的检验标准,还是在于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和党才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其三,常怀进取之心。“铁肩担道义”,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是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品质,要实现伟大目标就须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之心。假若一味地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那只能步人后尘,无法冲入前列,因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也从来等不来,唯有凌云志、进取心是制胜法宝。近代之中国,被坚船利炮轰破国门、被帝国铁蹄践碎山河,为了扭转内忧外患的黑暗时局、为了拯救遭受涂炭的苦难同胞、为了复兴千疮百孔的古老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今日之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坚强领导,靠的就是全国人民不甘人后、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人敢干、敢闯、敢拼,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以“钉钉子”和“绣花针”的士气,以时不我待、乘风破浪的朝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凿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行百里者半九十,今日之我们,有幸躬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那就既要做党和国家事业的见证者、分享者、传承者,更要做建设者、开拓者、奉献者。常怀一颗进取之心,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只要我们在进取,我们的党就会有生机、我们的民族就会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会有力量。
此“三心”者,是底子,更是底气。党员干部要提高党性修养,以此托底,方能固本培元、不负初心。唯有常怀爱党、为民、进取之心,才能恪尽职守站好岗、求真务实办好事、砥节奉公做好人。
- 上一篇: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
- 1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学习贯彻党
编者按: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 2义之于比
......
- 3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坚决把思
......
- 4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习近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上率下,巩固......
- 5【漫话·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