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党内问责精髓要义

时间:2017年08月2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张海涛

“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这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履责要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办法》《湖北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党内问责工作程序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已为常态。深厚的实践孕育出新的经验成果,梳理、提炼新经验新成果,必将开出党内问责工作的新生面。

党内问责其精髓要义是政治问责。党内问责本质上问的是政治责任,核心指向是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四个意识”是否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否全面准确扎实,是否能凸显忠诚干净担当、焕发凝聚力战斗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烈意识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必须领悟到,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不管在哪个系统、岗位工作,首要的是为党工作、对党负责,业务、专业、行政范畴工作其实质是完成党交办的任务与使命。党领导的事业,无论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无论哪种事故、事件,只要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就必须要由相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承担政治责任,这正是省委相继出台环保、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办法的深意。各级纪委是党内问责主要机关,监督执纪问责是“全链条”,若只注重监督执纪,缺少问责这一“专章”,就做不出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反腐败实现标本兼治这篇锦绣文章。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是纪委的天职,要做到剑及履及,绝不能在问责上“掉链子”。要督促监督范围党组织与党员领导干部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维护党中央绝对权威,确保政令畅通,让党的执政基础更稳固、群众获得感更多。

厘清情形范畴,让追责有规有矩。党内问责重点应为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维护六项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选人用人出现严重问题,巡视整改不力等方面问题。党内问责的法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等,其出发点、落脚点要紧紧瞄准、朝向巩固和厚植党的执政基础这个关键。行政问责之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规章、决定命令等,其所问的是决策管理责任,考量的是党政领导干部在业务管理中的能力水平。目的是为分析导致事故、事件产生的技术、运行体制、管理机制、组织文化等因素,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客观依据。行政问责最终所追求的“法益”是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治权与能力现代化。具体采取问责形式时,对应列入行政问责情形范畴的,应及时将问责事项、问题交有关行政部门,并对不及时、不积极开展行政问责的单位及领导者,予以党内问责;对行政事务工作中出现严重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且引发政治影响的,必要时亦应对相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使用党内问责。

严格保障质效,使问责之鞭一鞭一痕。以执纪审查高标准对待每个拟问责问题,即使属情节较轻拟采取通报、诫勉等方式问责的事项,亦必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核准情节、归责精当。问责启动后,应成立调查组,深入调查失责失职性质、程度及原因,弄清损失大小、危害程度,精准界分责任承担主体。作出重要问责决定前,要与问责对象进行事实、情节见面核对工作,认真听取其意见辩解,确保党员权利得到充分维护;深入群众百姓之间,了解问责对象的一贯表现、群众口碑,确保问责作出后能倍增社会效果。要集体审议问责意见建议,判准问责对象失职失责时点和位点,外科手术式地解剖其主观心理意志因素,看是放任、轻信、故意还是其他,做到不枉不纵、责罚对等。对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责案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服务对象、相关单位或第三方参与调查核实,做到慎重把握、严格酌定,防止自由裁量与随意性情况存在。建立问责复核机制。上级党委对开展问责情况进行定期复核检查,将问责条例执行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等,对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或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失责不问、问责不严、问责决定不落实的果断启动责任追究。

严格施用容错免责,为真正担当有为者鼓与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要求,力避问责庸俗化、一般粗问题。对敢为人先、奋发开拓者,注重实绩、拼命实干者,事业为上、勇于担当者,为其撑腰壮胆。上列干部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错误的,经深入核查、严谨甄别,确属《湖北省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办法》所规定容错条件、情形的,应积极给予容错、免予问责或从轻减轻处理,从而对干部予以全方位正向激励,勉励其持续锐意进取,成长为狮子型干部。每级党组织要不断制定完善党员干部的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明示,不搞不教而诛。各级纪委除深度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外,具体开展问责工作亦应充分彰显“四种形态”精神。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抓长管,督促负有主体责任单位把事前、事中监督工作做到位,不等到酿成严重后果之后“一问了之”,使问责实质成了卸责。对有失误错误予以容错免责的干部,深入细致对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剖析失误错误原因,制定整改方案,阻断屡教不改、累错、放不开手脚等现象。

掌控力度与节奏,激发问责时效度。锤炼政治能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运用总体化、系统性思维,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位全局开展问责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具体实在的,每一级党组织在各个历史阶段依据形势都有自己的大局和中心工作。立足大局开展问责是为防范“过犹不及”和“欠一把火”两种情况,促使问责常态化、阶段化,驱动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忠诚干净担当。为决胜脱贫攻坚,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地方和基层党组织问责重点是扶贫领域。要坚决防止扶贫领域层层发文件、填表格,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问题。各级纪委应严谨认真核查信访问题线索,掌握真实情况,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搞数字脱贫问题,对扶贫工作失职失责的党委纪委施以重手予以“双问责”。围绕五大目标,为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今年3月张湾区纪委启动了精准扶贫工作专项问责行动,对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不认真、不正确履责的党员干部,施以重拳,纪律处分7人,诫勉1人,组织处理1人,全区通报批评6家单位,全力敦促全区扶贫领域党员干部积极担责、勇于担当。

不断推进问责公开化。新修订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3条明确要求:对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亦强调要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典型问题通报制度。问责公开化、加大通报曝光力度,能够鲜明体现问责的刚性与韧劲,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也有利于党内、群众和舆论监督。实践有力证明,只要通报曝光、“点名道姓”变成惯例,不管不问、当责不责、畸轻畸重等问题就“糊弄”不过去。问责公开化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地生根、良性发展的捷径。当前要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为工作着力点,形成公开化问责的倒逼机制,促进各责任主体“把自己摆进去”,强化“应该发现问题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了不报告、不处置就是渎职”的意识,切实把落实责任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各级纪委应深刻领悟问责公开化的重大意义,抓住典型问题公开通报,促进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肃认真、党内政治文化进一步刚健清举,敦促各责任主体坚决做到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具体开展问责实务中,要坚持阳光化操作,问责的情形清单、程序方式、核实认定等要严格细化、予以公开、接受监督,体现纪委的失责必究、执纪必严。(作者系十堰市张湾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作者:佚名 编辑:郑义)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www.kaitedg.com,十堰纪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共产党bet365中文官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1016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