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今年以来,竹山县纪委狠抓班子建设、队伍管理、干部监督,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队伍。
一、抓好班子建设,增强政治领导能力
坚持从严要求,筑牢“铁军之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纪委领导班子严起,年初每位县纪委常委向机关干部和全县党员干部庄严承诺,做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的表率。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从5个方面细化26条措施,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做到“五个提升”:提升政治素质、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干事谋事能力、提升团结合作能力、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倡导班子成员之间关系简单化、生活朴素化。
常抓思想教育,补足“信念之钙”。把班子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增强“四个意识”,拧紧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开关,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落实“每月一课”,以实实在在的党课教育,培养领导班子成员着眼全局谋工作,立足实际干实事。
规范组织生活,强健“精神之躯”。班子成员带头遵守“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党内生活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今年,委局领导班子共组织开展5次集中学习研讨,县纪委书记带头为班子成员上“如何理解纪委是政治机关”主题党课,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严把征求意见关、理论学习关、谈心谈话关、对照检查关,为其他单位作好表率、榜样。坚持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度,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室负责人和干部之间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充分做好干部思想教育工作,把从严管理贯穿队伍建设全过程。
创新工作机制,挖掘“动力之源”。在委局机关建立纪委常委带班制度,纪委班子成员不再单设领导办公室,与分管部室工作人员共同办公,加强对分管工作的督办协调,对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不推责不绕道,及时设法化解,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扭转了业务工作落后的问题。制定班子成员“两个责任”清单,修订完善《委局机关党风廉政责任制考评办法》,对班子成员“两个责任”落实实行台账管理,班子成员既要抓好自己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管好分管的部室和工作人员,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实施班子成员主体责任追究制,对分管工作落实不力或分管部室干部出现违纪违规情况的,实行责任倒查追究。
二、提升干部素质,锻造过硬工作本领
搭建学习载体,提升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委局机关学习制度,打造“周四学习日”、“纪检干部每月讲堂”等活动平台,班子成员和部室主任轮流开讲,带头讲党课,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学讲话、谈体会、促工作”交流讨论活动。今年共组织专题学习12次,参学纪检监察干部323人次。用制度把培训活动固定下下来,连续5年组织各类业务培训21场次,参训纪检干部1300余人次,开办3期“铁军训练素质拓展”活动,找出自身短板,提升综合能力。组织“青年大讲堂”,委局机关35岁以下青年干部上台讲课,交流工作心得体会,让青年干部提德、提能、提效,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强化警示教育,筑牢防腐长城。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警示教育片,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感受墙内墙外两面人生,教育引导干部“正人必先正己”。认真开展纪检系统“讲政治、守规矩”大讨论,专题学习典型案件通报,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剖析“身边人、身边案”,从反面案例中汲取教训,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自我剖析,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和自我剖析材料,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注重能力提升,盘活干部队伍。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传帮带”制度,每名纪委常委帮带1名室主任和1名年轻干部、部室主任帮带1名年轻干部(包括挂职干部),从思想、业务等方面手把手指导,加强教育管理,帮助其健康安全成长。建立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增强内部活力,让干部成为多面手,今年先后从对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派出纪工委等12名同志进行了岗位调整。在委局机关树立干事创业正确导向,对组织人事等“敏感”问题公开化、透明化,要求全体干部专心干事,用工作业绩赢得个人前途,不让“老实人”吃亏。近年换届期间,全县17个乡镇,有16名纪委书记被交流或提拔重用,2名纪检监察干部下派到乡镇担任领导职务。
举办文体活动,活跃文化氛围。不仅重视业务工作,也注重机关文化建设,坚持文体活动经常化,鼓励干部职工利用工作之余参与集体文体活动,强健体魄,增强凝聚力,委局机关男子篮球队连续3年在全县篮球比赛中荣获团队奖项。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培养干部形成崇尚学习、热爱生活的好习惯,陶冶干部情操,磨练干部意志,将其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和能力。
三、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工作规范有序
规范内部运行,促进高效运转。从管理制度入手,将机关原有的工作纪律、会议制度、保密纪律、接待制度、机关管理制度等6类18项制度进行整合,纳入县纪委监察局议事规则,加强机关管理精细化建设,实现机关管理工作规范、节约、高效运行。实行痕迹化管理模式,推行“工作日志”制度,对重要事项记入督办台账,定期督办,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规范外部协调,减少工作阻力。及时请示汇报,对案情复杂或者政策运用把握不准的“棘手”案件,在调查之前向市纪委请示咨询,研判制定科学的调查方案和处理建议,确保执纪审查不出意外,定性量纪不偏不倚。近年来,县纪委机关主办的各涉及类科级干部的案件,无一例申诉复查。加强与公安、检查、司法、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执纪审查协作机制,定期互通、相互协作。今年,县纪委从公检法司部门抽调8名“办案”能手,参与精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加强了执纪审查力量。与发案单位做好协调,做好单位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减少执纪审查工作阻力,同时在执纪审查工作结束后,在发案单位召开干部会议,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
规范办文办会,提升办事水平。严格规定抓好规范,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三短一简”,文件签批实行部室负责制,由部室拿出初步意见建议,分管常委把关审核,确保文件签批传阅规范、科学。规范县纪委常委会会议,做到规范议题准备,不临时动议,不违规提议;规范材料管理,分类管理议题材料,避免有关议事内容泄露;规范讨论流程,纪委常委先发言,纪委书记后发言,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致意见,并做好会议记录、纪要,为落实做好准备;规范督办落实,办公室对会议形成的意见制定落实清单,限期跟踪督办落实,避免集体决策成“空头支票”。今年以来,县纪委常委会会议决策的28项重要工作全部得到落实。
规范权力运用,避免权力滥用。按照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执纪审理分设的思路,对机关各部室的职能职责进行清理,实现内部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降低内部运转风险。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优化监督执纪工作流程,明确内部工作标准,促进监督执纪规范化。与全体机关干部签订《承诺书》,要求严守党的秘密和工作秘密,不打探案情、不干预案件、不传播案情、不当“内鬼”,把监督执纪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
四、提升监督水平,重拳向内不手软
落实监管责任,压实责任主体。县纪委书记全面担负起干部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既挂帅又出征,直接主管干部监督工作,先后在各类学习会议上组织学习中央纪委、省纪委通报的纪检干部违纪案例8次,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干部监督工作。与8名班子成员、9名部室主任、3个派出纪工委书记、6名中层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交心谈心,做到了“三清”,即家庭情况清、个人情况清、诉求困难清,对犯错干部既严肃处理,又压担子、严要求、多鼓励,促进其成长进步。委局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在干部监督管理上实行分块负责,各自承担分管部室干部、联系乡镇纪委干部的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干部监督的责任压力传导到每位纪检监察干部。
全面排查风险,实现无缝监督。对干部监督落实在“严、常、实”上,培养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从小事抓起,从小事严起,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纪检监察干部“八条禁令”,做好廉洁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列出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今年以来,共排查出风险隐患4类12条,都逐一进行了反馈移交,督促及时整改。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作风监督专项检查,组织纪检系统明察暗访5批次,交叉检查2次,发现问题线索4个,约谈函询2人,问责追责2人次,促进了纪检监察干部作风的转变。
加强监管力度,管好工作内外。对照十堰市纪检监察干部“八条禁令”,修订完善《竹山县纪检干部行为规范》、《竹山县执纪审查人员“十不准”》等规章制度,并要求纪检干部每季度必须向所在单位及上级纪委报告社会交往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等,对执纪者严格监督,真正管住纪检干部的“八小时之外”。执行纪检监察干部“污点”档案制度,结果直接与干部评优表模、提拔任用等结合。
坚持刀刃向内,彰显反腐决心。严肃内部追责问责,对工作实行抽查、暗访、督办、曝光等制度,出现失误层层追责。今年,对大数据工作不力、信访件办理质效不高的5个乡镇、6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通报。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的纪律审查力度,在问责处理上从严从重,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各级纪委委员、纪检监察干部,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以刀刃向内的实际行动纯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近年来,全县共处理违纪违规纪检监察干部10人,其中给予纪律处分8人,组织处理3人(包括纪律处分1人),调离纪检监察系统1人。
(作者:竹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主任)
-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
- 1竹溪:“严”字当头防治“节日
“严禁搞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禁用公款......
- 2竹山县:开展“五个专项检查”
2018年元旦、春节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
- 3人民情怀深沉绵长
......
- 4把人民美好期待化为生动现实
......
- 5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