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监督执纪“三步曲”

时间:2017年12月1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2016年7月初,顺应纪委派驻制度改革潮流,十堰市纪委成立了23个派驻纪检组,分赴各个驻在单位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派驻纪检组是新成立机构,具体怎么开展工作无章可寻,如何有效开展贴身监督呢?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不断思考、摸索、总结,用行动诠释出了答案。


第一步:把“脉”摸“骨”,摸清“底子”

知己知彼,事半功倍。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共5人,监督职责覆盖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3个一级单位,65个二级单位和2300余名在职党员,不可不谓点多、面广、任务重。

“要建立驻在单位干部信息检索系统,对所监管的党员干部信息可随时调取!”工作之初,发现对监管的对象不熟悉,工作开展不顺畅,纪检组组长张光仕要求迅速组织驻在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填报个人基本信息,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实行纸质档和电子档并行并存。档案依照最先进的“档案姓名笔形编码法”科学编排存放,既方便查阅干部个人基本情况,也为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奖惩和提拔任用提供参考和依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厘清对象了,就可查找“病灶”了。

谁是最了解你的人?说到底,是你身边的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查找“病灶”的捷径。纪检组为了做到监管有的放矢,在驻在单位开展履职情况和廉洁情况测评,请同事和服务对象为机关和所辖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履职、廉洁状况评判,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座谈。

通过测评和座谈,纪检组迅速掌握了党员干部和单位一些突出问题。

例如部分群众反映市直某局迟到早退现象严重,甚至一些干部上班时间在办公楼上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纪检组立马组织了一次突击性上下班纪律的检查活动,要求不在岗的一一由单位说明情况,最终问责干部5人。

通过“望、闻、问、切”,对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对潜在问题约谈提醒,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把脉”不仅要把出已出现的问题,还得把出“体质”,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基于此,纪检组给驻在单位开出了“健康体检单”,要求驻在单位认真开展廉洁风险点排查工作。进驻以来共排查出教辅征订、学生资助金发放、科技人才培训等廉洁风险点300多个,提出400余条防控措施。为加强有效防控,严防“微腐败”,纪检组与相关负责人开展约谈,督促建立完善制度,及时解决内部防控措施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第二步:织“经”纺“纬”,科学监管

“我儿子结婚,这是报备表。我会严格按照宴请范围操作,请纪检组监督。”某局余某递上《党员干部婚丧嫁娶报备表》,表上不仅盖有单位公章,还具体写明了办婚宴时间、地点、新郎新娘名字等信息。“这样也好,一方面提醒我们婚宴要注意纪律,一方面也办的安心又坦荡!”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纪检组进驻之初,要求驻在单位实施报备制。三重一大事项、婚丧嫁娶、干部晋升、评优评先要向派驻纪检组报备。纪检组既能在第一时间主动掌握情况,便于把控风险事项,又有利于规避“带病提拔”或是“伪优”、“伪先进”等问题。

“干部晋升、评优评先先给纪检组打个报告也是非常有必要,纪检组掌握着更多的干部廉洁信息,纪检组把过关的干部用起来更放心!”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华伦对报备制也是相当拥护。制度立了就要执行,某单位办公室装修因为没有报备,主要负责人被约谈,在驻在单位形成震慑。

为实现监督检查常态化,着力督促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纪检组创新实施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清单制。要求驻在单位班子成员及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共100余人,每月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所做工作清单式上报,纪检组汇总后按月通报,有效避免主体责任虚化空转。

“原来总觉得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很空,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现在每个月看看别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受启发。”不仅学校的校长们觉得这项工作很实在,机关的一把手们更是赞同:“原来大家都觉得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是一把手和分管党务领导的事,现在班子成员都在积极加强对分管科室(单位)的廉政监管和教育,责任意识明显提高了,效果也好多了。”

一月一清单,既是一种督促,也是作为问责的重要内容之一,压实压紧了主体责任,促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从“要我做”转向“我要做”,时时处处事事感受到纪律的约束。

崇廉尚洁,教育和宣传也是一种有效方式。纪检组实行在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警示教育制度。特别是考虑到党员教师人数众多,及教师职业特殊性,在每年的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毕业考试前后等关键时间节点,纪检组深入驻在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根据受众不同,结合教育领域违规违纪实例,以案说纪,深刻警醒。入驻以来,纪检组共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0场,受教育党员干部1600余人次。同时还积极动员党员教师、校长公开做出廉洁承诺,在十堰电视台滚动播出投诉电话,收到良好效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组自身管理也有一系列制度。执行每日工作清单制、周一例会制、立案会审制、外出报批制等制度,内部管理井然有序。


第三步:强势问责,敲山震“虎”

一个案例,往往胜过一打纲领。

“我没想到这件事搞得这么严肃,真在教育系统内通报了……”参会的市直某小学校长黄某觉得很是震撼,因为被通报的人就是他的同事和领导,当时也都坐在会场上。

他说的是市直某学校教学办公楼造价超出招标控制价问题处理通报会。

原来,市直一学校在改扩建校园时,未经审批进行工程变更,大量采用超出原定方案价格的装饰材料,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60%。纪检组对此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该校原校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对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处理。

“我很委屈,我一心为了把学校建设好,一点没谋私利,居然还要受处分,但是现在也认识到的确违纪了,只怪自己纪律意识淡薄。”这名校长悔不当初。

市直教育系统所有党政一把手和分管基建、财务的人员全聚会场,听到通报中不仅对当事人给予处理,分管干部也收到处分,很是震撼。会后纷纷对基建项目程序和过程开展自查。

“我们要以典型案例为戒,举一反三,开展各项工作都要重程序、重规范,重要事项要严格履行汇报、审批程序,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要强化民主决策。”市教育局东风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列军在传达通报会精神时再三强调。

行政单位公车改革已有时日,但不按规定使用公车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事业单位还未车改,党员领导干部私驾公车上下班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中不乏有人把公车作为私车使用。去沉疴、拔毒瘤,是纪检组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市纪委的“天眼”行动,纪检组迅速排查出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等问题线索。调查核实后,给予严肃处理,并进行通报。此举顿时刹住公车滥用风。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接到群众举报,一周内查清某二级单位负责人于某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事实,依纪依规给予于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接到某单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线索后,快速立案调查,追缴违规资金12万余元,并责成有关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市直某学校教师蔡某违纪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理……

一个个身边的案例让人不胜唏嘘,也深刻反省;一次次通报都是从严治党信号,愈放愈强。纪检组工作做得扎实,群众更加信服,不正之风也得到有效遏制。纪检组的信访件从不断上涨又到逐渐减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自纪检组入驻以来,牢记使命,充分发挥“贴身监督”,铁面“执纪问责”效能,目前,纪检组共收到信访举报200余件,立案21件,追缴违纪资金160余万元,处理79人,其中,开除党籍、开除公职1人,党内严重警告4人,警告12人,记过4人,撤职3人,降低岗位等级3人,诫勉谈话9人,约谈函询37人;批评教育3人,作书面检讨3人。

一个派驻纪检组,不过4、5人,机构不可谓不小。“但可不能小瞧它!”这是驻在单位党员干部最切实的感受。

 “你们要进一步突出主责主业,做到监督更有效、执纪更严密、问责更到位,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最大效用!”这是十堰市纪委书记陈东灵的要求,也是教育纪检组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李芳 编辑:陈燕)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www.kaitedg.com,十堰纪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共产党bet365中文官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1016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