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靶向发力 破解大数据核查“四大难题”

时间:2017年10月12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是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而问题线索的核查是此项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工作量大、任务重,丹江口市聚焦核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症下药,靶向发力,确保问题线索精准核查,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落地。

“实打实”取证  破解“核查对象配合难”

核查过程中发现,有些核查对象,尤其是涉及精准识别类的贫困户,担心核查会取消其贫困户资格,不如实回答问题,也不提供佐证资料,更不愿意在核查表上签字。面对此类情况,核查专班多管齐下,巧解难题。一是巧破“思想关”,着力加强核查工作和政策的解读宣传,做好核查对象思想引导工作,取得核查对象理解后再进行核查取证。二是巧打“信息牌”,市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从房产、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调取房产、车辆、纳税、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用证据说服核查对象配合核查工作。三是巧走“外围线”。通过走访左邻右舍、亲戚家属等相关人员,取得外围证词,配合业务主管部门取得的相关佐证材料,综合分析,判定核查结论。

“面对面”沟通  破解“核查对象联系难”

部分核查对象因外出务工、随子女居住等原因,不在本地居住,无法见到本人,无法在核查表上签字。核查人员积极行动,多措并举,通过走访亲戚邻居,社区、教育和卫计主管部门协助等方式找到核查对象联系方式后,通过微信“面对面”视频、电话、短信等方式与核查对象沟通,积极了解相关情况,核查对象拿当日报纸拍照,并用通过短信、微信等传回情况说明,作为佐证材料,再配合从业务主管部门取得的相关证据材料、左邻右舍的证词等情况,综合研判,确保问题线索精准核查。

“手把手”教学  破解“核查人员方法难”

此次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涉12个方面20项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核查人员反映核查工作无从下手。针对此类问题,丹江口市镇两级先后组织开展“数据采集、政策解读、表格填写、核查取证业务培训60余场次2000余人次,印发《政策解读》手2000余册,为核查人员精准核查提供及时业务指导。利用“互联网+”,建立QQ、微信工作群等,及时解答核查人员在核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各核查组有序开展核查工作。创新“清单式指导”、“例证法”、“模板式教学”等工作方法,“清单式指导”针对每一类问题线索,制定出相应的核查材料收集清单,使核查组有的放矢,对照清单找证据;“例证法”针对每一类问题线索,就典型案例写出符合要求的简要事实、核查结论,让各核查组从案例中找方法;“模板式教学”制定入户核查“谈话笔录”“情况说明”模板,核查人员入户取证时,只需在前期制定好的模板上询问相关问题,获取相关信息,确保需要了解的项目不遗漏、不重复,调查笔录真实有效。

“一对一”审核  破解“核查结论定性难”

核查人员反映,比对出的问题线索中有房产、车辆和纳税记录,但在当地房产、公安、税务等部门均未查到相关记录,而核查对象本人也不承认相关事实,如果直接作查否处理,容易造成核查结定性不准确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市大数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反复研究比对规则,按乡镇分类汇总此类问题线索,提请十堰市大数据办协调十堰市级房产、公安、税务等部门再次查找核查对象的相关信息,避免核查结论草率,确保核查结论精准。同时,创新“流水线审核”法,坚持“日核查、日审核、日反馈”,白天入户核查,晚上汇总核查材料,并抽调扶贫、卫生、民政等镇直单位中熟悉政策和业务的人员进行流水线审核把关,所有审核人员通过后,方为“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则标注缺失资料并作退回处理,由核查人员领回,待补充完善佐证材料后再次审核。通过一一审核把关,确保核查证据材料齐全,结论定性准确。

此次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中,丹江口市共收集源数据232万余条、比对数据1556万余条,经比对发现问题线索60431条。截至目前全部完成核查,查实8927条,查实率14.77%,共问责处理92人,其中党政纪处分31人,正在立案调查11人,组织处理50人,取消贫困户资格797人,共清退违纪违规资金82.53万元


(作者:丹江口市纪委 编辑:郑义)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www.kaitedg.com,十堰纪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共产党bet365中文官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1016948号-1